“数字丝绸之路”如何构建全球数字合作新格局? | |
发表时间:2023-11-22 阅读次数:439 字体:【大 中 小】 | |
今年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的十周年。十年来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从谋篇布局的“大写意”发展为精谨细腻的“工笔画”,已成为开放包容、互利互惠、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。 截至目前,中国已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文件。10年来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,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,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,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。 近日,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,中方将于10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。这不仅是纪念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,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的重要平台。中方正就论坛筹备同各方保持沟通。 在新起点展望未来,“一带一路”成果如何深化?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?如何打造“数字丝绸之路”?封面新闻记者近日专访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、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博士。 “一带一路”朋友圈扩大 封面新闻:十年来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朋友圈不断壮大,得到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。您如何看待一系列丰硕成果? 朱克力: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。十年来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取得积极进展,体现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对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、改善民生、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所做的努力。 同时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也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。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,促进经济、文化、人文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,推动各国共同发展、共同繁荣,实现共同利益。这种实践不仅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,也有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,促进全球和平、稳定与发展。因此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这十年的积极进展,彰显的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,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。 封面新闻: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以来,沿线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贸易联系已形成稳定且积极的发展模式。上半年,中国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接近两位数,占进出口总值比重提升至34.3%,您如何看待这一数据? 朱克力: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年来,对沿线国家在经贸发展上产生了积极影响。这一倡议旨在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,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增长,推动各国经济的发展。34.3%这一数据,表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。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带动作用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促进贸易增长,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,推动贸易自由化、便利化,增加贸易机会,扩大贸易规模;二是推动投资增长,通过吸引中国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,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,同时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;三是推进基建升级,通过支持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交通、通讯、能源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水平,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。 新发展格局之下 封面新闻:2020年以来,中国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,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连接点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关键点,其作用如何体现? 朱克力: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而言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作用的发挥,前提是规则相联,并在此基础上,促进市场相联、创新相促、人文相融、民心相通。 市场相联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可以促进国内外市场的联通,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,扩大国内市场需求,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、促进贸易和投资,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内外循环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。 创新相促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通过加强科技创新、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,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创新发展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。 人文相融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通过加强人文交流、推动文化合作,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。 民心相通,这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重要基础,也是多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共同目标,同样是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和有力支撑。 封面新闻: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是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的重要支撑,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国内经济稳中有进的重要抓手。如何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? 朱克力: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过程中,需要进一步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,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。 积极开拓双向市场。优化国际市场布局,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,与更多国家商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,拓展中欧班列货源,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。 推进开放平台建设。继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,充分发挥广交会、京交会、中非经贸博览会、中国-东盟博览会、中阿博览会等重要展会作用。 完善经贸合作机制。在双边经贸联委会框架下,推动建立更多贸易畅通工作组、投资合作工作组,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、电子商务等政府间合作机制。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。打造一批综合效益良好、各方都欢迎的大项目,扎实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,与更多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。 “数字丝绸之路”如何创造新机遇? 封面新闻:数字贸易是近期召开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的一大焦点议题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重要领域。如何看待“数字丝绸之路”? 朱克力:“数字丝绸之路”是数字经济发展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有机结合,是中国在数字时代提出的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新方案。秉承“一带一路”共商、共建、共享的原则,“数字丝绸之路”以平等为基础,以开放为特征,以信任为路径,以共享为目标,正在创造更多的发展新机遇。 前期实践已证明,“数字丝绸之路”的建设,有利于克服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,有利于逐步缩小数字鸿沟,有利于为世界经济发展赋能。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,“数字丝绸之路”的价值将更为彰显。 封面新闻:今年迎来“一带一路”十周年,您如何构想数字“一带一路”的发展方向和前景?当前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还存在差异,在打造“数字丝绸之路”的同时,如何进一步弥补数字鸿沟? 朱克力:首先,要推进“一带一路”数字基础设施建设。注重数字基础设施的“软”联通,推动各国在网络信息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合作,建立“一带一路”数字技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,促进各国在数字技术软硬件方面的信息共享与合作研发,推动制定统一的“一带一路”数字化技术标准。 其次,要发展“一带一路”数字经济。通过数字技术和发展理念的国际推广与合作,拓展数字技术与数字化发展理念在“一带一路”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空间,促进“一带一路”各国数字产业发展及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数字贸易发展,鼓励企业投资“一带一路”数字产业。在此过程中,开展多双边数字经济项目合作,引领智能化、平台化、绿色化经济发展模式,共建数字“一带一路”产业链、价值链、信用链。 此外,要开展“一带一路”数字化人才培养工作。通过构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数字化教育联盟,通过学历教育、技能培训及人才的国际交流,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培养多语种的技术型和管理型数字化人才。与此同时,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联合开展数字化专项教育,定向培养跨境电商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网络信息人才,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“一带一路”数字化建设。 “债务陷阱论”缺乏事实依据 封面新闻: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显现,但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声音,其中所谓的“债务陷阱论”频频成为一些西方国家、媒体的论调。您如何看待? 朱克力:这种论调,不仅缺乏基本事实依据,更缺少严谨论证支撑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之中,发展中国家占据重要位置,通过借贷来发展经济本是正常之举,片面强调或夸大债务的负面作用,忽略或有意避开它的必要性,使用所谓的“债务陷阱论”等说法,理论上就不通。 事实上,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水平存在相当复杂的历史成因,将债务风险问题归咎于中国是不合理的。应对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,从根本上来讲,还是要助力其经济持续发展,帮助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投资水平,通过产业结构调整,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。 封面新闻:未来,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面临哪些机遇? 朱克力:面向未来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,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是最大的确定性。一方面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,推进数字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将带来更大的数字化发展机遇。另一方面,新一轮世界经济绿色化、绿色经济复苏政策和低碳化转型,推进绿色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将带来更多的绿色化发展机遇。 为此,应当搭建“一带一路”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的政策对话和沟通平台,加强“一带一路”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,发挥“一带一路”能源合作伙伴关系、“一带一路”可持续城市联盟等合作平台作用,建立多元交流与合作平台,不断推进高质量共建。 来源:封面新闻 |
|
上一篇:安永报告:数字丝绸之路为全球化发展创造新机遇 | |
下一篇:数字丝绸之路的十年加速度与未来新可能 |